报告人简介
戴兰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6-1998 北京大学力学系博士后;1998.9-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期间2005-2006在哈佛大学访问工作。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进展》主编,中国科协爆炸力学首席传播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冲击动力学与新型材料力学行为。在非晶合金剪切带与断裂、金属基复合材料剪切带、金属高速切削力学、细观复合材料力学等方面有系统工作。近期重点关注高性能多主元高熵合金设计制备、强韧化与重要工程应用。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B 类专项项目等科技任务,发表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特邀报告
金属高速切削剪切带的涌现与调控
(Emergence and controlling of shear banding in high speed cutting of metals ) 。
报告摘要
高速切削是制造业的技术革命,是先进制造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几乎所有金属材料的切屑流动都发生从连续均匀流动向锯齿状震荡不稳定流动转变。这种锯齿状不稳定将引起刀具激烈震荡,加剧刀具的磨损、严重威胁机床的服役安全和寿命,进而限制高速切削技术的进步。现已探明这种锯齿状切屑源于高速切削下金属材料热塑剪切带的周期性涌现。因此,理解和表征金属高速切削下剪切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介绍报告人团队过去十几年在这方面取得的系统进展,主要包括:
(1)建立了超宽切削速度范围的金属切削实验模拟平台;
(2)高速切削中剪切带涌现、多重剪切带的协同演化理论;
(3)高速约束挤压切削抑制多重剪切带涌现的理论与实现;
(4)高速切削迷人的Salomon假定的初步验证。

